高鐵&台鐵座位全攻略 2025

高鐵&台鐵座位全攻略 2025

🚄 高鐵&台鐵座位全攻略 2025|靠窗/走道怎麼選?騰雲座艙、桌型座差異一次看懂

多數人訂票時最在意兩件事:坐哪裡、坐得舒不舒服。高鐵與台鐵表面上都能「劃位」,但實際能否選靠窗/走道、是否有商務艙等級、小團體適不適合桌型座……細節差很多。這篇把實用重點一次講清楚,讀完你會知道該怎麼挑,才能讓每一趟通勤或旅行更舒服。

一、高鐵(THSR)怎麼選座?

座位排列與代碼:標準車廂為 2+3 排列,A/E 為靠窗、C/D 為走道、B 為中間。記住這行代碼,現場換票或臨時補票也能快速判斷座位屬性。

選位偏好:透過官網或 T-EX App 訂位時,可勾選靠窗優先或靠走道優先。若當下餘位不足,系統會以最接近的座位替代。

多人同行:建議一次下單/同筆訂位,系統較容易排到相鄰座位;分開訂很容易被分散。

商務車廂:座椅更寬、肘靠桌面大、車廂較安靜,並可進一步選位(以當時系統與餘位為準)。長途或需要專心工作的旅客很有感。

高鐵選位小技巧

追求安靜與下車快:選走道 C/D,方便起身、拿行李與移動。

想看窗景或易暈車:選靠窗 A/E,視線穩定、體驗更好。

熱門時段(週五晚、週日回程)座位吃緊:提早訂且勾選偏好,成功率最高。

二、台鐵(TRA)怎麼選座?

T Express App 提供座位偏好,細節與限制必須知道:

座位偏好:可勾選靠窗優先或靠走道優先,多為單張票適用,多人訂位時不一定能全部符合偏好。

桌型座位(普悠瑪/太魯閣部分車型):四人對坐有桌面,適合小團體或親子。一般情況一次最多可訂 4 張票(乘車日前 3 日內不受張數限制)。但座艙走道較窄、腿部空間有限,長途或高個子乘客可能會覺得擁擠。

新自強號「騰雲座艙」=台鐵商務艙:座椅更寬、車內更安靜,並提供專屬餐飲服務(見下)。適合想要更舒適的長途旅客或重要行程。

騰雲座艙餐飲與乘坐亮點

專屬餐點:限定便當(需於乘車日前一天 17:00 前預訂)。精選點心:千層棒餅乾盒(鹹蛋黃+肉鬆)、鳳梨酥+蘋果酥(微熱山丘)、比利時蓮花薄脆餅。冰品:哈根達斯冰淇淋(需於乘車日前一天 17:00 前預訂)。

飲品:AQUAGEN 氣泡水、UNI 專屬瓶裝水、TREE TOP 蘋果汁、Starbucks 特濃咖啡拿鐵。

服務流程:可用 App 或掃描 QR code 預訂,列車長送餐到座位;整體體驗接近航空商務艙的貼心度。

三、重點比較表

項目高鐵(THSR)台鐵(TRA)靠窗/走道偏好有(A/E 靠窗、C/D 走道、B 中間;訂位可勾偏好)有(App 可勾選;多為單張票適用,未必全數符合)多人同行排座同筆訂位較易連號;分開訂容易分散同筆訂位較易連號;桌型座一次通常最多 4 張(3 日內不限)高階艙等商務車廂:空間大、安靜,可進一步選位(視餘位/系統而定)騰雲座艙:台鐵商務艙定位,含專屬餐飲與更舒適座椅小團體需求標準車廂無桌型座;可選相鄰座位桌型座位:適合 4 人對坐,但走道與腿部空間較窄

四、常見 Q&A

Q1:高鐵可以指定「靠窗」或「走道」嗎?

A:可以。訂位時勾選偏好,系統會盡量安排;若餘位不足,會以最接近的座位替代。

Q2:台鐵也能選「靠窗」嗎?

A:可以,T Express App 提供靠窗/靠走道優先選項;但多為單張票適用,且不保證一定排到。

Q3:桌型座位適合誰?會很擠嗎?

A:適合家庭或 3–4 位好友同坐、需要桌面使用的旅客。不過普悠瑪/太魯閣車廂較窄,桌型座腿部空間偏小,長途或高個子可能會覺得緊繃。

Q4:騰雲座艙值得加價嗎?

A:若你重視安靜空間、座椅舒適與餐飲體驗,或是長途旅行,很值得;短程通勤則視預算與需求而定。

Q5:多人要坐一起,怎麼提高成功率?

A:務必「同一筆訂單」一次下單;高鐵可加勾偏好,台鐵若要桌型座,請留意張數與時間限制。

五、快速決策建議

想要安靜+寬敞:高鐵商務車廂 / 台鐵騰雲座艙。

小團體同行聊天:台鐵桌型座(短程更舒服)。

需要常起身:選走道位(高鐵 C/D;台鐵勾「靠走道優先」)。

容易暈車/想看窗景:選靠窗位(高鐵 A/E;台鐵勾「靠窗優先」)。

📜 原創聲明

本文由「生活補帖」原創撰寫,內容依據高鐵與台鐵公開資訊與實際乘坐經驗整理;實際規定仍以各運輸業者官方公告與現場指示為準。

🚫 免責聲明

票務系統與座位配置可能因車型、班次或疏運而異;餐飲供應亦可能依季節或存貨調整。出發前請以官方網站/App 最新資訊為準。

📚 延伸閱讀

高鐵訂票期程 2025|29 天規則與週末延伸(含計算器)

高鐵新制 2025|寧靜車廂、禁止坐地板、身分證件一次看懂

TPASS 通勤月票搭台鐵怎麼算?完整懶人包(2025)

🔔 追蹤本站,獲取更多原創更新。

📡 RSS:https://trustwrites.com/feed/

📧 訂閱電子報:

Please leave this field empty.Email

🔗 分享本文

🌀 Twitter / X 📘 Facebook 🟢 LINE ✉️ Email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