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之下,企业经营的十大对策

疫情之下,企业经营的十大对策

3.银行利率大幅度降低

4.企业与企业之间三角债

Ø 经济危机的构成

1.供应端——供大于求

2.需求端——需求大于供应

Ø 经济危机的本质:带来整个社会大萧条

Ø 经济危机的核心:在于消费端

关键词:消费者持币观望、市场降价。

案例1:2008年金融危机—某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

背景:2008年金融危机,雷曼兄弟、房利美、房地美都破产,导致大面积停工、停产、待工、待产,常规性办法:削减成本、降薪、裁员、关停暂停亏损项目,该企业面对危机的核心:坚持、坚定、坚信。

案例2:

背景:稻盛和夫和夏普合作,合同50亿,夏普面临危机,订单量一夜之间下滑50%。稻盛和夫在危机当中,制定了企业经营的5大方针,当年依然保持了19.8%的净利润率。稻盛和夫经历了大大小小21次危机,每次危机过后企业规模增大了一倍,甚至增大了两倍。

原则:每一次危机来的时候,才是企业真正经营的开始,危机就是一面镜子,在危机中反观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。

通过稻盛和夫经历的21次危机,在危机来临的六个启发:

1. 原来危机来临的时候,才是经营真正开始发力的时候;

2. 原来危机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机会;

3. 原来危机中蕴藏着各种机会;

4. 原来危机中可以让企业增强体质;

5. 原来危机中的经营才是经营的常态;

6. 阿米巴经营是危机经营的最强发力点。

Ø 确定两大聚焦、十大经营方针

面对危机,老板的三个迷茫:

1. 看不清

2. 信心不足

3. 策略不够

第一个聚焦:聚焦突破性经营方针

第二个聚焦:聚焦经营变革

Ø 聚焦一:

企业“金融危机”十大经营方针

Ø 聚焦二:

聚焦经营变革,危机正是经营变革最好时机

案例:“经营原点发力的四大方略”

1. 确定发力点—经营原点

2. 全体员工参与经营

3. 人人成为CEO

4. 进行组织裂变式发展

总结:疫情带来的业务萧条期,也是企业的蓄势成长期,把萧条当作再发展的飞跃台,不要浪费一场危机。在疫情当下要拟定突破性解决方案,危机下聚焦讨论,统一思想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